猶他州參議員韋勒2月11日提出色情是公共健康危險的決議案。
美國猶他州國會一委員會日前通過,將色情列為公共健康危險。這是美國人對色情之害的覺察邁入新的階段。已有報導指出,接觸色情容易使人認同同性戀婚姻,因兩者同樣只重情慾發洩,妄顧道德與責任。色情且使澳洲偏遠的原住民社區性虐待兒童事件頻仍。
這項新聞上個月刊出後,引發社交網路一片嘲笑作弄聲,許多網友堅信,色情既非成癮物,也沒什麼傷害。提出該決議案的猶他州參議員韋勒(Todd Weiler)回應說:「我個人相信,色情會危害公共健康。科學也證實確實如此。色情的衝擊導致離婚、影響幼兒、破壞家庭。」
「公共健康危機」這個詞以往被用來指伊波拉疫情、SARS疫情和中國毒奶粉醜聞和吸煙問題。至於色情,真的也一樣有害嗎?
色情可是規模龐大的行業。《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報導,網際網路上可能有七、八億個色情網站,其中60%出自美國。色情網站的入口網站PronHub宣稱,2014年有近8百億人次租借色情錄影帶觀看,另有超過1802億人次透過它觀看色情網站的影片。美國各項國內研究發現:許多年輕人沈迷色情。2007年瑞典一項研究顯示,瑞典有高達92%的15到18歲年輕男孩和57%的年輕女孩觀看過色情影片。
這有什麼問題呢?記者坎普納(Martha Kempner)在網路雜誌《RH偵察事實》(RH Reality Check)中,為文嘲笑韋勒認為色情是公共健康危險之論:
「……這又不是流行病,且不會對觀眾造成無可避免的傷害,更不會使我們的社會衰落。……政客將他們自己的道德觀強加在民眾身上,且利用假科學和誤傳的資訊嚇唬我們所有人去相信他們的信念,或至少按他們的規矩過日子。」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韋勒斷言的一切是真的。
有記錄可尋的色情傷害
澳洲色情社會學家傅洛德(Michael Flood)從女性觀點進行反色情的研究。最近由遊說組織「集體呼喊」(Collective Shout)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舉辦的一項會議中,傅洛德列舉有詳實記錄的若干色情之害:
色情變成男孩和年輕男人的基本性教育者,取代父母、學校正規教導,甚至取代男性與同儕的談話。但他們從色情網站所學到的東西卻是性變態,剝奪了親密的性愛、深情愛意和兩人的連結。
男人接觸色情會讓女人覺得遭到背叛。男人太常隱瞞他們接觸色情的事。被伴侶發現時,伴侶常會覺得彷彿他交了小三。接觸色情會讓男人減少與伴侶親密的次數,讓女人覺得失去吸引力,且更像只是男人發洩性慾的對象。
接觸色情可能成癮。傅洛德注意到這情況很像吸毒成癮。有些人且會因太常接觸色情,而遭遇社會、工作或財務上的困難。
接觸色情會讓人鞏固性別歧視的態度。有豐富的研究資料顯示,接觸色情的男人更容易接受將女人物化、把女人當發洩性慾對象的態度。
色情使男人容易對女人施暴。暴露在色慾暴力的媒材會減低男性觀眾對暴力的敏感度、損害他們對暴力受害者的同情心。
女性主義的反色情之道
身為支持女性主義的男人,傅洛德等人視色情業為重男輕女、厭惡女人且殘忍的。他們呼籲男人「停止接觸色情、營造有道德的性關係和兩性友誼」,並主張改變之道就是要透過學校給予良好的性教育。
但女性主義並不排斥有「好色情」存在的可能性,且接受手淫是正常、自然的事。甚至更令人費解的是,女性主義者接觸色情時,對性愛的前後情境並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色情片的劇情不一定要拍攝夫妻之愛,甚至不需要是異性之愛。重點是讓彼此都享受到魚水之歡、促進更親密與戀慕之情。
傅洛德認為,其他反對色情的做法都是「基督教」的做法:不得有婚外情和手淫。他卻相信,這種方法有侷限性,因「違反強有力之性愛文化的基督教義」反而會使反色情變得不切實際。
但從許多方面來看,基督教的方法雖然較嚴苛,卻可能是更切合實際的。基本上,它不是基於傅洛德所謂的「狹隘的禁慾」,而是在德行上建立良好的習慣,以便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女性主義的反色情方法缺乏對性愛目的,及性愛如何讓兩人整合為成熟的人,有清楚洞察。在上述研討會上,性愛與生兒育女及婚姻的關連性,就鮮少被提及。
年輕人需要被規勸奮力控制他們難駕馭的性慾。他們若知性愛是他們參與生殖的一部分能力,甚至要肩負更大且需專注之責任,去扶養子女、以為人父母的角色參與社會,他們將更容易節制自己的性慾。女性主義反色情的方法並未整合這樣的遠見,她們的規勸只萎縮到「狹窄的性愛禁令」,同時卻又精巧地分析兩情相悅之性愛的意義。
公共健康危機
早在參議員韋勒在猶他州提出這項決議案之前,色情是公共健康危機之論已盛囂塵上。明尼蘇達州反色情活躍人士安德森(Cordelia Anderson)去年就告訴華府的一個國會研討會,「個人的事並不會引發公共健康之憂,但當色情資訊透過日新月異、不斷擴大的科技,造成『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無法可管的社會實驗』時,我們就不得不憂慮了。」
「研究指出,觀看色情之害包括:使成年人和青少年產生侵略性的性行為、青少年動不動就以性行為解決心裡的鬱悶情緒和其他問題、在性愛過程中對其他人的感受毫無知覺、支持強姦、越來越喜歡觀看暴力片、對性愛的不安全感升高、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男性或有勃起等性功能障礙。」
澳洲原住民社區因色情而性虐待兒童頻仍
澳洲北方準郡地區(Northern Territory)靠近愛麗絲泉(Alice Springs)原住民社區,樹立著警告標誌,禁止居民酗酒及觀看色情。(照片來源:Owen 65,Flickr)
反色情賭注是很高的。上述澳洲會議的與會者指出,色情不但摧毀年輕人與眾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且侵蝕澳洲偏遠的原住民社區。在北領地有許多社區因酗酒和色情而功能失調,迫使澳洲政府在2007年不得不派遣軍隊進入北領地,以保護兒童免於性虐待和忽視。烈酒和色情導致性虐待兒童的事頻仍,已形成真正的公共健康危機。貧民窟的情況更加嚴重,才四歲的兒童就會互相性虐待對方,因那裡的男人老老少少全都以看色情片為日常娛樂。
這些原住民社區一直因西方人製作的色情片而變得墮落。他們的自暴自棄和退化正等著澳洲人去解救,澳洲人若不在對抗色情這一役上得勝,原住民的現況就不得解。(文取材自mercatornet.com)
資料來源:Is pornography a public health crisis? The evidence is piling up.
隨時收到最新消息,請上「下一代幸福聯盟FB」按讚! 加入粉絲團,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讀者投稿須知》
本站歡迎讀者投稿,主流媒體不願刊登的,我們幫你刊登!來信時請附本名(或筆名)和職業背景。本站保留編輯、增刪的權利。
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