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馬拉松式電音派對」(circuit party)如今已成為國際知名的超大型同性戀舞會,每次舉辦必定從晚間開始通宵達旦,直到翌日上午方休。地點多半在大都會區,且吸引大批同性戀者參與。另一種名為黑派對(black party)的舞會也是同性戀派對的濫觴之一。這些舞會必然有的戲碼是參與者激情的示愛,表演也從簡單的跳脫衣舞,一路到淫蕩、挑逗的舞蹈,刺激舞客在舞池裡互相愛撫、寬衣解帶。隨之而來的,當然是同性戀社群的愛滋病人數暴增。
爭議與醫療界的擔憂
馬拉松式電音派對素來引發爭議,外界常視這類舞會的特色只是極度膚淺;此外,參與者往往是同性戀圈子大幅謾罵的對象,因為這類舞會必然有雜交、吸毒、酗酒等事發生。不同研究團體的實證研究紛紛顯示,馬拉松式電音派對的參與者與吸毒有高度相關性,且質疑吸毒與男同性者和雙性戀者之間的危險性行為具有關連性。
同性戀圈子及醫療界的觀察家均對馬拉松式電音派對,表示憂慮,尤其是在舞會中酗酒和吸毒的情況嚴重,包括:吸食大麻、冰毒、搖頭丸、迷姦藥GHB、春藥亞硝酸異戊酯及其他派對藥物。其危險包括服用過量、虛脫、判斷力失準、導致不安全的性行為及傳染性病。馬拉松式電音派對早就被詬病為導致北美男同性戀者濫用甲基安非他命及傳染性病的溫床,尤其是傳染HIV病毒。
源起
源自1970年代的馬拉松式電音派對,後來被稱為狄斯可舞會(disco parties)。它起初的發展與早期男同性戀者參加的茶舞(tea dance)及紐約州長島南岸的火島(沙洲)舉行的主題舞會有關。早在愛滋病流行以前,就有這類同志舞會,它的某些特色類似秘密的狂熱舞會(rave parties),但不同的是馬拉松式電音派對高度公開、使用專業的舞台和燈光音響設備,且很容易吸引更廣泛年齡層及區域的人參加。
馬拉松式電音派對始於1970和1980年代興起的許多不同的舞會。儘管佛朗明哥俱樂部(Flamingo)和西方十二俱樂部(12 West)是紐約地區最早開辦同志主題派對的俱樂部,但是在1980年,巨無霸型聖人俱樂部(The Saint)開張以後,上述俱樂部便相形見絀。這個只接受男性入場的俱樂部辦同志舞會,所採用的非常先進科技,至今無人出其左右。它每個月舉行的舞會變成馬拉松式的派對,且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同性戀者參加。這些舞會創造了專門為同性戀族群舉辦舞會的概念。

愛滋病危機及同志舞會的增長(1980到1990年代)
1980年代早期,乍見愛滋病危機開始冒出頭,所有同性戀社群都受到影響。全美興起若干利益團體,這些由義工組織經營的團體都將他們的收益捐給治療愛滋病/人體免疫缺乏病毒(HIV)的相關慈善機構及活動,譬如:紐奧爾良市(New Orleans)的萬聖節慈善機構(Halloween’s)。
這些早期利益團體的成功最後卻不敵其他城市舉辦的另一些同志主題舞會。其中許多這類同志舞會都以顏色命名,諸如:白派對、黑派對、藍舞會、黑藍節慶等,也有名為南方頹廢(Southern Decadence)及法爾尚街頭遊樂會(Folsom Street Fair)的。這類舞會提供環境,讓男同性戀者處理感染愛滋病的經驗,且建立同性戀圈子共同回應這種流行疾病的特殊模式。

馬拉松式電音派對經營得非常好的其中一個經濟事實是:這類活動能為舉辦城市帶來大量的觀光財。由於這樣的經濟衝擊,馬拉松式電音派對受到若干比較自由的城市歡迎。
1990年代早期,有越來越多男同性戀者深受這類龐大的舞會吸引,因此出現真正現代化的馬拉松式電音派對,甚至規模擴展得更大、邀請超級巨星型的節目主持人和表演者。主辦者有時甚至將這類同性戀舞會擴展到各個不同地點,且由一系列同性戀團體聯合主辦,將週末化為三天以上持續狂歡不停的舞會。
為了讓這些越來越精緻、昂貴的產品經營得當,票價一路飆漲,往往一張票就要四百多美元。
受歡迎的高峰期與衰微期(2000年代)
馬拉松式電音派對在1999–2000年間達到高峰(這兩年的馬拉松式電音派對次數大增,但此後便年年減少)。馬拉松式電音派對發現自身不過是整個大得多的同性戀圈子活動的一小部分罷了。2004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旅遊版深度報導,加州棕櫚泉市(Palm Springs)的白舞會與同性戀雜誌Noizemag員工的關連。該文的焦點在於探討:為什麼成千上萬個男人願意花數千美元,大老遠去參加這個一年一度的舞會。從有經驗的女同性戀者眼光來看,這讓主流社會看見,什麼因素使馬拉松式電音派對讓許多同性戀者那麼著迷、非參加不可,且凸顯這些商業活動發生的許多變化。
但是,接下來十年,這類派對數量卻不斷往下跌,甚至有十多個同志舞會就此衰亡,包括紅舞會、火球舞會(FireBall)、熱亞特蘭大舞會(Hotlanta)、晨間舞會(Morning Party)、地獄舞會(Hell Ball)、團圓舞會(Reunion)及馬達舞會(Motorball)等。
到了2000年代初,主辦者擔憂許多這類同性戀舞會的參加人數巨幅減少。減少的原因很多,包括:1980年代和1990年代參加這類舞會的同性戀者已經老了,不再對連續舉行數日的舞會有火熱的興趣。此外,在已出現更有效治療HIV病毒/愛滋病的環境之下,同性戀者罹患愛滋病的共同經驗改變了。何況只接受同性戀上船的遊輪每艘都吸引1,500名以上的乘客,也對馬拉松式電音派對產生重大衝擊。
許多人在談論近年來馬拉松式電音派對逐漸式微的趨勢。有些舞會甚至已經消失無蹤。但也有一些地方的同性戀舞會,在2000年以後繼續興旺,參加人數從谷底翻揚。加拿大蒙特婁市(Montreal)的黑藍派對,及美國紐奧爾良的南方頹廢舞會尤其暢旺。而且所有同性戀遊輪都會搭載2,000名以上的乘客,進行一個星期的海上旅行,遊遍國外各港口,因此大受歡迎。
最近的復甦(2010年代)
馬拉松式電音派對似乎再度受到廣泛歡迎,如今有許多國際城市主辦。結果,白天公演劇團(Matinée Group)自2008年開始,就每年舉辦馬拉松式電音派對節慶(Circuit Festival)。目前,這項節慶是國際同性戀圈子中,規模最大的活動,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Barcelona)連續十二天的舞會中,就聘用了超過五十位主持人,且邀聚了所有國際知名的同性戀樂團助陣。
綱要與媒體的看法
儘管馬拉松式電音派對是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但一般均視它為男同性戀者的社交活動。馬拉松式電音派對都要收費,有些同性戀團體甚至以舉辦這項舞會賺錢,或轉而將盈利所得捐贈給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團體(LGBT )或HIV/健康醫療計畫。(文取材自en.wikipedia.org)
【資料來源】
隨時收到最新消息,請上「下一代幸福聯盟FB」按讚! 加入粉絲團,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讀者投稿須知》
本站歡迎讀者投稿,主流媒體不願刊登的,我們幫你刊登!來信時請附本名(或筆名)和職業背景。本站保留編輯、增刪的權利。
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