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只推廣保險套性愛 使青少年陷入高風險的危害中(內含兒少不宜圖文)

分享給好友:
你知道嗎?這類「性化」的標語在同志大遊行是常見的文化。圖片翻攝自LGBTPRIDE
這類標語在同志大遊行中屢見不鮮,因為「性化」是同運與性解放運動掛勾的產物。右圖翻攝自LGBTPRIDE

 

10月31日(六)將展開台灣同志大遊行,在偶像明星及總統候選人的加持下,再次炒作媒體版面。但是同志大遊行的訴求是什麼?只有同性婚姻嗎?還是其實內情不單純,人們在聲援的過程中,可能又不慎為某種激進的意識型態背書呢?

今年同志遊行的主題是「年齡不設限─解放暗櫃‧青春自主」,台灣同志遊行聯盟主張:「16歲以下懷孕者依性侵案通報….法律以年齡門檻將這些人納入管制…對不同年齡限縮」。如果法律設定限制性交的年齡門檻,則「限縮人際間的多樣互動」,青少年「自此青春不再自在」(截圖連結)。

但是,青少年彼此間一定要有性活動嗎?青少年從事性活動真的沒有任何壞處嗎?如果你認為沒有,可能是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加拿大性教育課綱內容露骨 引爆爭議

今年加拿大同樣也爆發類似的爭議,問題是出在新版的性教育課綱,有誘導未成年人性交的隱憂。隸屬於自由黨的安大略女同性戀省長韋恩(Kathleen Wynne),在2015年推行新版課綱,但課綱在性教育部分卻引起社會反彈。

依據新版性教育課綱,一年級(6歲)學童就必須學習生殖器的單字,像是陰莖(penis) 睪丸(testicles)、陰道(vagina)及外陰(vulva),但小朋友連一般日常用語都尚未掌握,遑論理解性器官的細節;在三年級(8歲),小朋友要學習什麼是性傾向(同性戀)、性別認同(跨性別)以及有兩個爸爸跟兩個媽媽的同性戀家庭….等相關知識;在四年級(9歲),老師要跟學童介紹「超友誼關係」,並告訴他們可以外出約會;到了青春期,對於6年級(12歲)學童,課程包括夢淫、陰道潤滑,並倡導用自慰的方式探索身體,並告訴學生這樣做能找到快樂(是嫌加拿大學童不夠快樂嗎?);在七年級(13歲),課綱以性病防治為由,要求老師教導學生三種性交方式:口交、肛交跟陰道交;最後,在八年級(14歲),老師要教學生如何規劃及執行性交活動,並告訴他們性交時可戴保險套。

看完以上的課綱內容後,你是否也覺得內容哪裡怪怪的?

課程內容誘導學生發生性關係

學者指出,這個教材的基本概念為:性交的目的是為了「歡愉」。孩子(包括很小的孩子)也有權利享受性愛的樂趣,唯一的限制是性愛要安全。但是,「在孩子早期成長時,直接鼓勵引起他們對性的興趣,這性教育的理念是很有問題的。」美國紐約大學的兒童早期發展心理學家李寇納教授(Dr. Thomas Lickona)說。

他批評這種課程會破壞兒童本能的羞怯之心,「當學校教導性教育的時候,如果兒童表現出一些受壓力和不安的情緒,它鼓勵老師引導同學去習慣,使他們不再感到不安,使同學們在男女同校的環境下,很自然舒服地談論性話題。而在五、六年級,他們又會很自然地談論使用保險套,以及透過角色扮演去談性愛,這樣都是在破壞孩子本能的羞怯心。」為何這樣的教育不好?教授說道:「如果要過貞潔的生活型態,羞怯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條件。而我們會希望孩子們在青少年時期,保有那份羞怯感。」

美國兒少精神科醫師葛籮絲曼(Miriam Grossman),也批評這個課綱不是在教導健康,而是在陶塑兒童對於性愛的態度。在這樣的教育政策下,教師將倡導「我允許你從事各種性活動、卻無益於性病防治」的意識型態,使得學童不只是尊重,甚至是「肯定」各種性交型態的生活。

「人為『性』死,鳥為食亡」,為了追求「性愉悅」,台灣同志熱線設置的「爽歪歪網站」,不僅沒有反對任意與HIV患者發生性關係,而且在明知口交易染上性病的前提下,仍未予制止。但是這種意識型態的團體,光去年就入校369場(國小至大學)。
「人為『性』死,鳥為食亡」,為了追求「性愉悅」,台灣同志熱線設置的「爽歪歪網站」,不僅沒有反對任意與HIV患者發生性關係,而且在明知口交易染上性病,還倡導口交。但是這樣的團體,光去年就入校進行369場演講(國小至大學)。

青少年的性活動  是會抱憾終生的高風險行為

葛醫師引用許多生物學相關的科學知識,解釋在青春期從事性愛活動有危險性(dangers)。諸如:(1)尚未發育成熟的子宮頸較易感染性病(2)陰道與直腸的生理構造差異(3)胎兒的大腦發展成兩種生理性別的過程(4)青少年的前額葉皮質區(掌管理性)未發展成熟,因此他們從事沒有防護的性行為,並非欠缺避孕知識,而是缺乏足夠的判斷力。葛醫師認為這些都是教育者「應該」要告訴青少年的資訊,然而這些科學知識在課綱中卻不見蹤影。

相反地,課綱教導學生:性交方式有三種,但這些要等你長大(older),而且要一直用保險套。

「但是這樣教,會帶來許多問題。」葛醫師質疑,什麼是「長大」?對七年級學生(13歲)來說,升上八年級(14歲)就算是「長大」。雖然他在今年不跟人做愛,但在明年就可以了。他這樣做,不就是在「長大」後才性交?因為老師也是這樣教的。

 

葛醫師強調:「我們不能只是告訴孩子們『等你長大』,我們應該要告訴他們『性需求是健康的、美好的,但性愛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即使有保護措施,仍為青少年帶來高風險,一次的性交就有可能影響你一生之久,性愛是成人才能做的事。』

同理,葛醫師也認為有同性性傾向的男孩,會因為這樣的性教育使得生命遭受威脅

她解釋:「肛交有傳染HIV病毒的風險(即使戴保險套也一樣),而且男同性戀通常擁有較高的性伴侶數量,導致他們暴露在更容易被傳染的風險下,男孩們應該受到警告。有些事實是不能否定的,這些是學生「應該」知道的知識,這可以拯救他們的性命。

2012年2月12日,同志熱線愛滋小組舉辦「男同志轟趴文化」講座,邀請,熱線的藥物文化講師教大家如何轟趴。
同志熱線愛滋小組舉辦「男同志轟趴文化」講座,邀請「藥物文化」(吸毒?)講師教大家如何轟趴。青少年如果任意涉入,極易染上性病,懊悔終生。
在爽歪歪網站的口交性教育頁面裡,能降低風險的保險套性愛,只是為了增添「性愉悅」、加味用的配菜。站方及只知道有「咽喉感染,治療較困難」的風險,仍然繼續教導深喉嚨的技巧,這也是同志性文化的一部分嗎?
在台灣同志熱線架設的性教育網站中,能降低風險的保險套性愛,淪為增添「性愉悅」、加味用的配角。站方即使知道有「咽喉感染,治療較困難」的風險,仍然執意教導深喉嚨的技巧。不惜賠上健康風險也堅持要口交的精神,難道也是同志性社交文化的一部分?

 

保險套性愛不是安全性行為  它只能降低風險

 

在特定意識型態的推動下,保險套教育的避孕及性病防治功能被高估,成為推動性教育的重心。然而,「大部分青少年沒有正確使用保險套,也沒有一直持續使用」,即使遵照吩咐使用,仍有可能懷孕或感染性病。葛醫師提醒:「使用保險套帶給他們錯誤的安全感。

 

三溫暖是一群人與陌生人性交的場所,連PTT Gay版都知道這是性病的溫床。但同志熱線卻不顧染病的風險,反而還開講座教大家如何去跟陌生男性交配,
三溫暖是一群人與陌生人性交的場所,連PTT Gay版都知道這是性病的溫床。但同志熱線卻不顧染病的風險,反而還開講座教大家如何去跟陌生男性交配,難道保險套帶給他們錯誤的安全感?

 

雖然目前台灣普遍稱呼保險套性愛為「安全」性行為,但兒童早期發展心理學專家李寇納教授告訴人們,保險套性愛只能「降低風險」,它連「較安全」的程度都算不上

「保險套性愛」早期被稱為「安全」性行為(Safe Sex),但它性病防治與避孕效果並不如預期,青少年懷孕風險高達30%。就算是長期使用保險套避孕的成年人,研究顯示,因為有很多原因會使保險套避孕失敗,100對夫妻中,一年仍有15對會懷孕。後來保險套性愛改稱為「較安全」性行為(Safer Sex),儘管如此,這種性愛模式感染性病的風險依據很高:愛滋病和性病的感染風險只降低了20%、披衣菌病毒約50%、HPV人類乳突病毒也大致如此。這樣還能稱為「較安全」性行為嗎?因此,改稱「降低風險」(Risk Reduction)性行為會較為精確。

有鑑於保險套教育難以達到減少未婚懷孕、性病防治的目的,甚至難以讓青少年養成持續使用保險套的習慣,因此李寇納教授推薦設計良好的貞潔教育(Abstinence Education),這種教材可以大量減少青少年一年以上的性活動。事實證明讓青少年不要發生性關係,比叫他們持續使用保險套還要容易的多

媒體建構追求性愛的和諧社會 不願報導不利資訊

儘管有科學證據能證明青少年性交是高風險活動,為何加拿大的性教育課綱會遺漏上述的重要資訊呢?葛醫師表示:「因為這會削弱性自由的基礎,當科學反駁社運人士(social activists)的夢想,他們就忽略這些事實,當它不存在。

她舉例《多倫多星報》(相當於加拿大的紐約時報)曾有記者來採訪她,醫師原本期待記者聽完她的生物學論點後,能對性教育議題來點平衡報導。沒想到當她提供科學資料後,記者居然反問「你反同嗎?」葛醫師回答:「相反的,我正試圖挽救他們的性命,這個課綱沒有警告他們這些風險,這是我反對課綱的理由。」

事後,在記者報導的新聞中,完全沒提到課綱的錯誤,也沒談到錯誤的課綱會危害到青少年的性命,甚至完全沒提到加拿大曾家長團體有舉辦相關講座,邀請葛醫師來演講,那場講座有上千位家長出席。

「為何我的說法會被忽略?因為我揭穿這個課綱受到意識型態驅使,是用紙牌所建成的房子。」葛醫師難過說:「《多倫多星報》為運動份子喉舌,但這些人犧牲孩子作為祭品,將他們放在社運議程的祭壇上。」媒體為特定意識型態發言的結果,會使讀者變相支持讓疱疹、披衣菌跟HIV來感染他們的孩子,而這些可怕的疾病,才不分你支持的是保守黨還是自由黨。

課綱遊說團體思想偏激   草擬人驚爆性侵兒童醜聞

在2010年韋恩擔任教育局長期間,這種不適當的性教育課綱曾浮出水面,但因內容有爭議而未推行。當時曾參與課綱草擬的副教育局長萊文(Benjamin Levin),後來在2015年爆出戀童性醜聞,他因為持有兒童色情物品、性侵兒童等刑事犯罪,法院在今年5月宣判他入獄服刑三年。

除了上樑不正,還有下樑歪的爭議。加拿大愛護生命聯盟(Campaign Life Coalition)指出性教育政策的遊說團體所抱持的意識型態相當偏激,這些團體包括:

(1)Planned Parenthood Toronto:倡導墮胎、肛交、使用性玩具,以及瀏覽色情網頁。他們提供給13歲孩子的性教育資料,包括「肛交101」(Anal Play 101),教導孩子性交時可以把手指、拳頭塞進別人的肛門裡(俗稱指交、拳交)。

台灣也有類似團體,同志熱線旗下的「爽歪歪網站」,為了讓性教育內容能貼近「同志社群的性社交文化」,因此網站性教育的內容包括多人肛交(多P)、舔肛門(肛吻)、手指插肛門(指交)。原來 多P 是男同志的社交文化阿(恍然大悟)
台灣同志熱線架設的性教育網站,為了讓內容更貼近「同志社群的性社交文化」,因此教育內容包括多人肛交(多P)、舔肛門(肛吻)、手指插肛門(指交)。原來 多P 是男同志的社交文化阿(恍然大悟)

(2)安大略酷兒聯盟(Queer Ontario):倡導性虐待、開放性關係(約好各自劈腿)及群體性交(多P)。

當課綱的背後,是一群擁護支持性虐待、群交、玩肛門或觀看色情資訊的團體時,令人難免懷疑推行課綱的目的是為了「性化」莘莘學子。

在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旗下的青少年團體「芭樂小雞塊」的性教育,包括3P(指三人性愛)、雙龍(指兩個陰莖插入肛門)、約砲(指與陌生人一夜情)等內容。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旗下的青少年團體「芭樂小雞塊」的性教育內容,包括3P(指三人性愛)、雙龍(指兩個陰莖插入肛門)、約砲(指與陌生人一夜情)。職掌性別教育推廣的同志熱線文宣部主任呂欣潔,今年代表社會民主黨投入台北市區域立委選舉。

家長團體全省串連罷課行動

綜合《新唐人》的報導,對於這樣荒唐的性教育課綱,數十個不同族裔和宗教背景的團體組成加拿大家庭聯盟(Canadian Families Alliance,光華裔就有數千名家長響應),在全省發動集體罷課一週的活動。近20萬人連署請願,要求教育局就性教育課程與家長公開辯論,並揚言不排除以後每月發動罷課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反性教育課綱運動,對加拿大華人而言是場政治啟蒙運動。聯盟發言人劉燕表示,很多華人在運動過程中,意識到:「在這個國家,我們必須要參與政治才能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家長在這件事上絕對不會退讓,我們會一直這樣抗議下去。直到下一次的選舉,我們會用選票選出真正關心下一代的政府。

在遊行隊伍中,有華裔家長表示:「我看過他們的性教育大綱,因為有一部分的同性戀需要把同性戀的權利放進教學大綱裡,這一點我不反對。我們作為一個公民,我們不應該歧視任何性傾向。但是它作為教學大綱,對我們小學的孩子們去講肛交、口交的時候,而不把肛交、口交相關的健康風險告訴他們,這是絕對不負責任的。

Sana Ahmed的女兒,有一個還在念幼稚園,其他兩個上小學。她認爲性教育課程太露骨,提前進行性教育對孩子的壞處非常大。「我認爲她們會過早懂這些事情,我擔心的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那麼小,就開始認識不同的事情,我會一點點的告訴她們。我不希望別人來告訴她們這些事情、不同的想法,因爲每個人、每個家庭在不同的事情上都有不同的想法。」

安大略省保守黨黨魁彭建邦議員(Patrick Brown)指出,如果家長認爲課程對孩子並不合適,家長有權利選擇讓孩子不上這門課。課堂裏應該教學生們科學和教育,不是價值觀

小女孩標語寫著:「我只有6歲,我喜歡小馬兒,喜歡黏土,為何你要把我的純真取走?」
小女孩標語寫著:「我只有6歲,我喜歡小馬兒,喜歡黏土,為何你要把我的純真取走?」(圖片翻攝自多倫多星報)

結論

常有人說:「同性婚姻就算通過,對異性戀也不會造成影響。」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加拿大性教育課綱發展至此,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長年來的特定激進團體的推波助瀾,才演變成今日的局勢,即使家長團體奮力阻擋,政府仍執意孤行。

在性革命運動的爭取下,加拿大在2005年通過同性婚姻。但同性婚姻通過後,會為社會帶來哪些改變?我們經由加拿大的社會實踐,可發現這是一場移風易俗的社會運動。當同性婚姻正式成為國家的法律制度,義務教育的課本勢必會往「支持同性結合」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為何肛交最後會登入教育殿堂的原因,但這只是性革命運動中的一個成果。

因為這場運動的核心價值是「高舉性愉悅」,當性愉悅成為性交的目的後,除了「同性結合」應與「異性婚姻」等同視之外;同理,因為追求性愉悅很重要,所以鼓勵兒少任意嘗試,並天真以為孩童只要戴上保險套就沒事,而忽略樂極生悲的風險。

研究結果指出,保險套性交是使青少年暴露於意外懷孕、性病感染的高風險行為,它不算是安全性行為,它只能「降低風險」。當兒少輕易嘗試,只要有一次閃失,將會抱憾終生。李寇納教授警告我們,這樣的性革命將為社會帶來極高的成本,像是性病散播、未婚懷孕、無父家庭、以及對心理造成諸多衝擊的不穩定性伴侶關係。

我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變化下,會有性衝動、也會有情感需求,我們不否認情慾的存在。但我們強調,兒少不宜過早接觸不適當的性資訊。因為他們無論是大腦或少女子宮頸發育,都尚未發展成熟。如果把青少年當成迷你版的大人,鼓勵青少年誤以為自己是成熟的大人,那麼這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我們認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能保護自己免於懷孕與感染性病的生理及科學知識,以及學習與人建立健康的身體界限,這樣才能確保下一代的生命免於威脅。

錯誤的性關係,帶來破碎的人生;維持健康界限的性關係,帶來相對健康幸福的人生與家庭,而且還為社群及國家帶來益處。當「健康幸福家庭」與「破碎人生」擺在你面前,你要選擇哪一條路呢?

(公民記者 / 外文編譯之 寫完都覺得自己快變成性教育系惹 ~)

資料來源

(1)加拿大安大略省2015年新版課綱(內容連結

(2) 加拿大2015年新版課綱爭議整理:

Campaign Life Coalition官網(英文版中文版

(3)曼醫師

a. 部落格

Dr. Miriam Grossman, Thank you, Toronto Star, for ignoring my work, Sep. 9, 2015.

b. 演講

Dr. Miriam Grossman, Ontario Schools, Sex-Education curriculum exposed

全程演講(1小時):https://youtu.be/21YvYPD56-U

精華版(2分鐘):https://youtu.be/Hy2WmGFG-Ek

c. 專書:你們在教我孩子什麼? :從醫學看性教育(原文於2009年出版)

(4)李寇納教授(Dr. Thomas Lickona)專書論文

Thomas Lickona &Stan E. Weed (2014) Abstinence Education in Context: History, Evidence, Premises and Comparison to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Sex Education : Attitude of Adolescent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chool’s Challenges (pp 7, 35-6). Hauppauge, NY: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5)加拿大課綱爭議介紹影片

性教育的迷思 Busting the Myths of Sex Education

(6)新聞

新唐人,十一安省學生集體罷課 抗議新性教育課程,2015年10月2日。

新唐人,家長反對安省修訂性教育課程,2015年2月25日。

(7)2015 年台灣同志遊行主題主論述及主視覺(截圖連結


隨時收到最新消息,請上「下一代幸福聯盟FB」按讚! 加入粉絲團,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讀者投稿須知》

本站歡迎讀者投稿,主流媒體不願刊登的,我們幫你刊登!來信時請附本名(或筆名)和職業背景。本站保留編輯、增刪的權利。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