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同志系列(1):由「暗闖男同志三溫暖」一文談起

分享給好友:
基於公共衛生之目的,護家小編提醒大家勿輕易前往同志三溫暖,以免散播性病!
基於公共衛生之目的,護家小編提醒大家勿輕易前往同志三溫暖,以免散播性病!

蘋果日報2013年11月26日曾刊登網友在同志三溫暖的心得文「暗闖男同志三溫暖」。最特別的是,該網友是名異性戀男性(簡稱異男),既然是異性戀,為何還要去同志三溫暖消費呢?原因是網友曾在網路上閱讀男同志三溫暖的消費心得,得知在同志三溫暖裡,「身體隨時可能被別人看上或碰觸」,而且「這個經驗文邪惡的地方在於,他寫出了詳細的地點和入場方式,也就是說實際上是有可能去體驗一下的。」網友看過這類三溫暖性愛心得文後,挑起內心性慾衝動,過了好幾個月,終於決定將心中的幻想化為實際行動,按圖索驥找到心得文所介紹的三溫暖消費場所。

異性戀男性網友進入三溫暖後,發現澡堂「燈光昏暗」,無法辨識他人是否窺視自己的身體。稍微適應後,他鼓起勇氣進入「蒸汽室」,裡頭伸手不見五指,只能靠手腳試探確認位置。「在黑暗中一個人坐著,我竟然真的開始期待起來會發生什麼事。是的,我『起立』了。後來真的有人進來,我也被摸了好幾次,還有人拉我的手,意圖不單純,但我腦袋一片空白文章並未提到,網友在蒸汽室是否有與對方發生性關係。

接著,網友前往「暗房」,裡頭「隔了好幾層黑布,連其他人進出的那一線光都沒有」。房裡只有數張躺椅,內頭暗到只能靠手去確認位置。網友找了地方坐下後不久,就有人來觸摸其生殖器,網友提到「有人用嘴巴靠近了我的槍」(可能是暗示口交),「也有粗到不像話的槍靠過來」(可能是暗示被肛交被要求為其他男客口交)、「根本也不知道有多少隻手摸過我」(可能暗指多人性愛 )。

網友最後提到,他第一次消費後食髓知味,之後每個一段時間都會再次前往消費。並在文末強調「我沒有因此而對同性產生性趣,說起來就是便宜又方便,再加上那種闖入不屬於我的世界,做一件我好像不可以做的事,很刺激。」可發現,網友雖然曾與同性發生過性關係,但他仍然堅持自己是個異性戀男性,他前往同志三溫暖只是為了尋求廉價的感官刺激。

——————————————–

在面對性解放運動的潮流下,我們該如何消化這類腥羶資訊呢?除了道德批判的角度外,或許也可以改變看事情的路徑,嘗試去了解同志圈的文化,例如:同志三溫暖的設立目的,是為了滿足同志哪一方面的慾望?而他們在滿足慾望之外,會面臨哪些風險?而同志三溫暖的客人承擔的風險,是否僅止於個人,或會擴散到社會其他角落,演變成公眾問題?同志圈面對這種性解放的文化,是採取哪種方式去面對?同志主流的解決方式,是否能有效杜絕問題,或者反而是在製造問題?等等,均係值得探討的議題。對這些問題,小編研究心得如下文:

一、一般三溫暖 vs 同志三溫暖

一般人使用的三溫暖,主要目的是為了盥洗及休息之用。然而男同志三溫暖之設立目的,除有盥洗功能外,亦兼具尋找一夜情對象之功能。因此,一般男同志三溫暖除設置盥洗區外,亦包括「砲房區」,有些店家的走廊與房間甚至會弄得相當昏暗且狹窄,以便人們在暗處進行性活動。

雖然店家會提供保險套,然而在燈光昏暗、性慾衝昏頭,以及陌生人間難以拒絕盛情之狀況下,常會發生0號(被插入者)在性交到一半時,才發現1號(插入者)未戴套的狀況,但此時阻止已經來不及了!因此,透過網路三溫暖心得文之觀察,常會看到男同志三溫暖消費者擔憂自己染上性病之困擾。在網路上,亦常看到網友間互相提醒,男同志三溫暖是性病傳播的溫床,消費者須承擔染病的風險。

畢竟,在三溫暖裡,只要有人願意與該消費者發生性關係,基本上,性交次數(濫交)、對象數量(濫交)、共同性交之數量(雜交或群交)是不受限制的,亦即,如三溫暖場地夠大、人夠多,要一夜之間與百人發生性關係也是可能的。

雖然同志三溫暖、性濫交文化會帶來性病疫情擴散的後果,但在性解放文化大舉滲入大眾傳播媒體之趨勢下,人們在閱覽新聞時,可能只會看到性解放下的性愉悅,以及誤以為保險套性交是「絕對」安全性行為(其實只是「較」安全safer之性行為,即僅相對安全),卻忽略性病上身的惡果。其實依據蘋果日報2014年7月29日的報導(醫:性伴多於1人 染菜花風險高5倍),開業泌尿科醫師李瀛輝即指出:「菜花是最常見的性病,許多人誤認做愛戴保險套就不會染病,但保險套僅能預防陰莖被感染,未遮蓋到的陰囊、會陰部,仍可能接觸感染」由此可見,保險套性愛僅能「降低」性病感染率,但非「絕對」安全的性愛模式,倘若輕易嘗試保險套性愛,仍有感染性病、未婚懷孕、不孕的風險。

二、由「他是不是同性戀?」談同運的雙重標準

一般而言,同運在判斷一個人是否為同性戀的時候,通常會強調該人的「主觀認定」,即便當事人曾與異性交往過,甚至發生過性關係,但倘若當事人「自稱」是「同性戀」,同運會基於「尊重當事人自決」,承認他是同性戀。然而,當曾發生過同性性行為的人,主張自己是異性戀,而非同性戀的時候,同運人士卻可能會提出「他不敢出櫃」、「他恐同」等說法,否定當事人作為異性戀的意願,這類雙重標準的思維在網路上算是常見。

三、假性同性戀

既然文章作者是異性戀,為何還要與同性發生性關係?這種異性戀與同性肢體異常親密的狀況,可能發生於欠缺交往對象、或身處於充斥同性的環境裡(例如軍隊、監獄及單性學校),加上同性戀性文化的刺激(如媒體、網路、動漫充斥同性戀資訊),使得異性戀進而與同性發生親密關係,這類人在學理上即稱為「假性同性戀」或「情境同性戀」。假性同性戀的概念,提醒世人,同性戀的行為可經模仿習得,同性戀的產生亦包括後天成因


隨時收到最新消息,請上「下一代幸福聯盟FB」按讚! 加入粉絲團,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讀者投稿須知》

本站歡迎讀者投稿,主流媒體不願刊登的,我們幫你刊登!來信時請附本名(或筆名)和職業背景。本站保留編輯、增刪的權利。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