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二代心聲】美國加州大學英語教授:我在女同性戀家庭長大 從小缺少男性榜樣

分享給好友:

羅比斯(Robert Lopez)是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CSUN)的英語助理教授,他的母親是一位女同性戀者。在 1973 年至 1990 年之間,羅比斯教授的母親和女同性伴侶共同撫養他。直至 1990 年,羅比斯的母親離世,那年他十九歲。羅比斯是在同性撫養下成長的人士。

羅比斯承認在同性撫養下成長,面對很大困難。羅比斯周圍的鄰舍,不知道他們的家庭狀況,一直認為他是個受到精心培育,表現出眾及成績優異的孩子。然而,羅比斯知道,他內裡充滿混亂。當他的家庭生活是如此截然不同,成長過程便十分怪異。羅比斯說道:「我成長的家庭是如此不尋常,我注定被社會遺棄。」

羅比斯指出,和他同齡的孩子,在父母身上學習所有社交禮儀和肢體語言的規矩,懂得怎樣得體應對,明白社會上男女相處之道。他的朋友當中,即使有些家庭遭遇離婚,但他們仍然看到男性和女性的榜樣,學習怎樣做一個男士或女士,以致適應這個世界的生活。可是,羅比斯家庭的特殊狀況,影響他建立健康的性別身份。羅比斯說:「我沒有男性榜樣可以學習,我的母親和她的女性伴侶都不像一般的父母。結果,我不大懂得和男性及女性建立深交,因為我缺乏自信,對別人也不敏感。我甚少親密朋友,容易疏遠他人。在傳統家庭中長大的同性戀者,或許掙扎於他們的性傾向……但在家裡,他們學到怎樣談吐待人處事。很多同性戀者在傳統家庭中成長,但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直至現在,羅比斯仍然甚少朋友,昧於兩性關係,好像不懂怎樣和別人相處。

在性傾向方面,羅比斯多年以來一直不知怎樣吸引異性;在母親撫養下,羅比斯娘娘腔、奇裝異服、口齒不清並怪裡怪氣。可想而知,直至中學畢業,也沒能結識女朋友。入讀大學後,羅比斯走進每一間同性戀酒店,LGBT 陣營很快接觸他,肯定他一定百分百是個同性戀者。1990 年,母親逝世,羅比斯大受打擊,大學中途輟學,沉淪於同性戀的地下世界,經歷了很多可怕事情。作為一個經歷同性撫養的過來人,羅比斯支持並肯定 Mark Regnerus 的研究。Mark Regnerus 在其研究中,分辨出 248 名受訪者,他們的父母曾經處於一段同性戀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同性戀家庭成長的孩子,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原生雙親家庭,這個結論不利同性「婚姻」的推動。羅比斯認為研究結果反映了基本常識: 「孩子在另類的情況下成長,會遇見困難,使他們陷入失調狀況,或用酒精及其他危險行為治療自己。」所以,羅比斯反對同性「婚姻」。

羅比斯認為這 248 名受訪者的經歷,就如自己的故事一樣,值得傳揚出來。不過,同性戀運動正在用盡千方百計,阻止人們知道這些事實。羅比斯指出,早年有關同性撫養的研究,訪問的那些同性戀家庭孩童,仍然和家長同住,他們很難暢所欲言;而對羅比斯來說,即使他如何懷念母親,也要直言不諱,說出在同性戀家庭中長大是怎樣艱難的一回事。

 

資料來源

性文化評論(2014)拆解同性撫養的迷思,頁17-18。

性文化資料庫(2014)我在女同性戀家庭長大

本文為性文化資料庫於2014年整理Lopez  2012年8月的訪談報導,Lopez後續在美國最高法院同性婚姻案件 Obergefell vs. Hodges(2015),以法庭之友身分出席,表達同性家庭子女的心聲(文件下載請點我


隨時收到最新消息,請上「下一代幸福聯盟FB」按讚! 加入粉絲團,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讀者投稿須知》

本站歡迎讀者投稿,主流媒體不願刊登的,我們幫你刊登!來信時請附本名(或筆名)和職業背景。本站保留編輯、增刪的權利。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給好友: